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深圳造”首款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设备 3 周产出 300 台

时间:2023-2-6 13:00:50点击:

01 集采:安徽最积极



2022年进行了一次医疗器械国家集采,即骨科脊柱类耗材国采,并于2022年9月27日晚公布拟中选结果,本次国采171家企业参与集采,152家拟中选,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亿元这也是2020年10月16日冠脉支架和2021年6月21日人工关节两次国采后的第三次医疗器械国家集采。




除国采外,医疗器械带量采购主要以省际联盟的形式开展。2022年我国共开展了14次高值耗材省际联盟集采,全国所有省份都有参与,其中,参与省际联盟集采次数最多的是黑龙江、辽宁和甘肃,都参加了9次。山西、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和贵州等6个西部省份及海南都参加了8次。新疆兵团、青海、陕西、吉林和湖南等5地都参加了7次。
参加省际联盟集采次数最少的是上海,2022年仅参加了1次,其次是北京、天津、四川和江苏4个省份,都只参加了2次
2022年,独立开展省级集采的有安徽、江苏和福建三省,分别开展了3次、2次和1次省级集采
从参与国家集采、省际联盟和省级单独集采总次数来看,2022年参与集采总次数最多的是安徽省,共参加了11次1次国采、7次联盟、3次省采)。其次是黑龙江、辽宁和甘肃三省,都参加了10次。参加总次数最少的仍是上海,一共参加了2次集采1次国采、1次联盟集采)。(详见图一)




02 产品
一、2022注册数:广东第一
2022年,全国境内医疗器械产品首次注册共计15071件,同比增长9.8%,其中,Ⅱ类首次注册13228件(占88%)、Ⅲ类首次注册1843件(占12%)。
首次注册医疗器械产品数最多的是广东(2381个)、湖南(2169个)和江苏(2160个),都超过了2000个。其次是河南(920个)、浙江(804个)、北京(719个)和山东(706个),都在700个以上。
其中,Ⅱ类医疗器械产品首次注册数量最多的是湖南(2136个)和广东(2061个),都超过了2000个。
首次注册产品数量的多少,体现了该省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活力。(详见图二)




二、产品总数:江苏最多
截止2022年底,全国境内医疗器械有效产品数量共计250010件,较2021年增长了28%。其中,Ⅰ类151521件(占61%)、Ⅱ类85540件(占34%)、Ⅲ类12949件(占5%)
江苏(38661件)和广东(37566件)最多,都超过了3万件,山东(22800件)和浙江(17658件)次之,也都在1.5万件以上。
拥有I类和II类医疗器械有效产品数量最多的仍都是江苏,分别有23431件和12900件广东次之,I类和II类分别有23092件和12667件。(详见图三)




03 企业:广东最多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3788家,较2021年增长了17%。其中,可生产Ⅰ类、II类和III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分别有23538家、15840家和2312家
拥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最多的是广东(5966家)、江苏(4110家)、山东(3870家)和浙江(2628),都超过了2000家,四省合计16574家,占了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总数的近半(49%)
另有8省份超过千家,即河北(1983家)、河南(1587家)、湖北(1483家)、上海(1214家)、湖南(1174家)、北京(1126家)、江西(1078家)和安徽(1068家)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最少的是西藏(15家)、青海(27家)、宁夏(44家)和内蒙古(79家)等西部4省份,都不超过80家。
可生产II类医疗器械企业数量最多的是广东(2856家),可生产III类医疗器械企业数量最多的是江苏(500家)。(详见图四)




04 出口:澳大利亚增长最快
2022年1-11月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达4441.79亿元,其中,出口美国最多(1028亿元),占了近1/4(23%)。出口日本(283亿元)、德国(274亿元)和中国香港(211亿元),都超过了200亿元。
出口额超过100亿元的还有英国(163亿元)、澳大利亚(147亿元)、加拿大(135亿元)、荷兰(116亿元)、韩国(105亿元)和印度(105亿元)等六国。
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同比分别增长了60%和48%。中国香港(增16%)、泰国(增15%)、加拿大(增11%)和马来西亚(10%)等也都增长了10%以上。
也有出口额下降的,如英国(-55%)、德国(-46%)、法国(-30%)和美国(-25%)都下降了25%以上。(详见图五)





2022年,医疗器械集采稳步推进,新品注册和企业数量持续增多,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正在驶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上一篇:成功开发器械仪器产品的 6 个关键部分与医疗产品设计收费标准

下一篇:以科技创新赋能呼吸健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