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垫组件、轮椅
一种输液报警器
12月6日,海南大学芯原智慧医疗创新实验室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清辰与团队成员针对一个技术难题再次展开激烈讨论。
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实现对患者多模态医学数据的准确归类和分析,从而提高医疗效率与针对性,这是张清辰和团队一直想要克服的难题,也是他多年深耕的专业领域。
张清辰教授(后排左一)和学生进行交流。
郑润泽 摄
简单生活,做不简单的事情
2020年底,张清辰进入海南大学,自此投身智慧医疗事业,研究恶性肿瘤。
张清辰注意到,常规的医生诊断救治过程,其实是收集、分析和处理患者的医疗数据。实际上,这些工作通过借助计算机辅助诊断,是能够对患者体征、症状和医学影像等所构成的多模态医学数据进行准确分类,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动态最佳治疗方案的。
经过多年研究,张清辰和团队初步完成了临床数据的采集以及多模态数据的建模,并设计了多种多模态医学数据分析关键核心算法。该模型和算法能对患者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进行预测,为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可极大降低恶性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在细胞、分子层面上进行恶性肿瘤分级诊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动态”的精准治疗方案,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生存周期、生存质量等重要指标的正向提升。
专注于计算机智能领域研究的张清辰“不简单”,近两年获批并承担了多个国家和省级重点课题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深度计算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深度计算模型研究及在智能医学中的应用》以及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多模态医学数据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成就源于确定好方向,确立研究目标,树立阶段性方向,然后抛开一切干扰,踏踏实实去做。”这是张清辰分享的成功秘诀。心无旁骛的他,一心扑在了智慧医疗上。
但是,在张清辰眼里,一切与科研无关的事情都可以“简单”:洗得发白的短袖;上下班骑自行车;吃饭、休息上都简单安排。“在生活上不浪费时间,才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他说。
2022年,张清辰被评为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出生于1988年的他,是当年获得此殊荣的获奖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迎接新挑战,奋进不止步
老年人由于功能衰退和免疫力下降,极易罹患各类慢性疾病,而海南岛因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成为了“最佳养老目的地”之一。因此,大量的养老需求对海南康养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的目标就是研发一整套恶性肿瘤患者智能诊疗平台,为打造海南自贸港特色智慧医养体系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助力海南‘长寿带’建设,吸引全球老年人到自贸港颐养天年。”张清辰说。
通过研发设计深度计算模型,张清辰对多模态影像学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可获取到恶性肿瘤的各项指征,进而实现“影像—病理”精准对照。为了解决难以预测特定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等难题,张清辰团队目前正在探索攻克基于深度计算模型的“影像—病理”对照技术、免疫细胞亚群识别技术、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方案设计等难关。
“后续,我将带领团队继续专注于恶性肿瘤与慢性病智慧诊疗领域的研究,为攻克恶性肿瘤这一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难题作出努力。”他说。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研发等科研项目,张清辰带领团队与相关医疗科技企业“手牵手”,在深度计算模型理论研究、患者预后分析等方面开展合作,团队根据医疗实际应用需要,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研发了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上医时光(海南)康复医疗中心健康平台上线。
“我希望能通过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多方面培养青年科研工作者。”依托科研项目,张清辰积极探索“科研反哺教学”新路径,将科研成果带入课堂,为学生带来前沿科技成果,开阔学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