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医疗在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就是越创新的医疗器械,投资人们越是谨慎害怕。深究原因,很容易发现就是,创新器械往往不符合资本对收益率和回报周期的期望,但“进口替代”却一直稳居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资“重点”。
其实很好理解,“进口替代”代表着这个产品在临床上的应用基本成熟,产品的商业化价值,肉眼可见。所以创新器械,不仅面对着高额的“创造”,更面对着无法预估的“新”。
1、产品注册时间长,注册之路充满不确定
中国医疗器械注册,算是“世界最严”,从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过程来看,注册会分为注册检验,临床评价和注册申报三个部分,注册检验阶段,由于很多检验机构都缺乏相关的行业经验,动力不足,导致很多医疗器械在这一步就出现很严重的障碍。
临床评价阶段,对于创新医疗器械更是非常不友好,几乎所有的创新医疗器械都会面对无法进行临床试验的问题,这也使得这个流程成为创新医疗器械的一大拦路虎。
2、物价审核困难
所谓物价,也即“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是医院就某项医疗服务,可以向支付方收取的打包价格。但曾经有人测算过,一家创新型的医疗器械,要想做满物价,可能需要将近10年的时间。
但做物价,是医院和科室是否能接纳此种医疗器械的重要标准。
3、临床很难接纳
创新医械在临床很难接纳的问题上主要体现了几个方面,在“入院”阶段,体现在“医院准入复杂”;在“上量”阶段,表现为“医生接受困难”。
根据云医械的观察,想要跨越这种商业陷阱,可以利用底线思维
1、设想最差的情况
首先,创新医疗器械企业要对外进行反向对标。反向对标之后,创新医疗器械企业还需要对内预设X因素,为自己的计划打出“富余量”。
2、制定应对预案
明确“最差情况”后,公司应该进一步针对最差情况,“制定应对预案”:一旦最差情况真实发生,应该启动哪些事先制定的方案,把企业所受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3、考虑补救策略
“应对预案”并非万灵丹。总有一些风险,是企业穷尽任何资源和手段,都无法完全消除的;总有一些问题,是决策者经验再丰富,也无法尽数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同样需要提前制定补救策略,作为备选方案,以平衡风险,达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效果。根据笔者总结,这些替代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重新定义客户、进军海外市场、丰富商业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