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看病”“云诊疗”“远程查房”……透过两块智慧屏幕,山区群众、基层医生直接和上级医疗专家对话帮助患者就医。
近年来,贵州省依托大数据优势,率先在全国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公共医疗资源下沉,帮助解决山区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等问题。
医疗资源互联互通
今年5月17日,贵州毕节市织金县人民医院接收一名急危重症患者,该患者孕36周并发癫痫入院,在医院进行剖宫产后第一天出现出血,不明原因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织金县人民医院通过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联通到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急会诊。20分钟内,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紧急联系了该院产科、血液科、神经内科等多科室专家开展远程会诊。经评估、诊断,由于患者病情重,县级医院检查设施受限,建议转诊上级医院。
第二天,该名患者通过绿色通道转入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完善相关检查后另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低蛋白血症。专家对其进行及时、针对性规范治疗后3天康复出院。
“通过远程会诊,帮助患者走绿色通道不仅节约看病费用,更及时帮助患者得到治疗,挽救了生命。”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医保科副科长喻露珠说。
在贵州龙里县,当地以“专有硬件+区块链技术”,点对点实现可控的医院间数据连接,并建立了相应的运行机制,将3家县级公立医院的临床科室诊疗资源,共享至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县级专科医生直接远程支持基层医生“首诊”。同时,实现和贵州省级医院医疗资源互联互通,为患者提供专家就诊、远程查房等服务指导。
目前,贵州已经建成全省统一的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平台。贵州省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6月以来,全省远程医疗服务总量突破240万例次,其中2021年服务量达到82.6万例次。而在“十四五”期间,贵州将完善提升远程医疗平台功能,加快推动远程医疗向公立医疗机构科室延伸,推进远程医疗常态化应用和管理。
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远程医疗打破医疗空间限制,不仅让患者享受远程诊疗带来的好处,对于市县级以下公立医院医师来说,同样起着提升其诊疗水平的作用。
“每周三早上8点,我们和贵州省人民医院专家通过远程视频,进行相关临床业务学习,其他时间不定期开展远程查房。”龙里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田广说,“之前医院对患者支气管镜治疗的术前麻醉手术,常采用雾化麻醉,通过业务培训,现在了解到可以采用滴药、麻醉包等多样化手段进行麻醉手术。”
近年来,龙里县公立医疗机构与贵州省人民医院通过“5G+远程诊疗”合作项目,对龙里县各级医疗系统开展业务学习、床旁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各类指导培训共计800余次,带动该县医疗机构医师提升了诊疗水平。龙里县2022年第一季度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卫生院、卫生室)诊疗10558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8978人次,同比增长近22%。
这样的需求在乡镇公立医疗机构显得更为迫切。在贵阳市息烽县九庄镇中心卫生院放射科室,该科室目前有三名医生,但其中只有一名医生有诊断资质。群众来看病拍片,若是遇到值班医生无法诊断,老百姓就要到县城看病,来回近50公里,往返看病多花大半天时间。
“我们没有诊断资质,在拍了片子之后,立即通过远程医疗上传到县中医院,由中医院的医生帮助分析病情,直接下诊断意见书。”参加工作一年多的医生梁万万说,自己刚参加工作临床经验不足,通过远程诊疗,一边聆听专家分析病情,一边学习了专家的诊断思路,大大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两大问题仍需破解
尽管远程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业内专家表示仍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完善机制激发远程医疗参与者积极性。记者在贵州部分市级、县级公立医院了解到,远程医疗系统公益性质较强,医院部分医生通过互联网出诊的积极性并不高。“应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合理平衡安排医生日常诊疗与远程医疗工作,通过奖励形式调动医生参与的积极性。”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紧急救援中心主任吕贵荣建议。
二是远程医疗需要破解“数据壁垒”。龙里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执行院长邓威等受访专家认为,目前远程诊疗在各个层级医院之间的数据不能互联互通是普遍情况,各个医院数据系统仿如“信息孤岛”,这也是全国性难题,建议以“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载体,健全医疗体系互认共享机制,实现远程医疗数据互联共享。
下一篇:优质医疗资源“远程”下沉偏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