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新冠疫情结束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疫情结束后,医药和医疗行业各项业务活动逐步恢复正常,但是疫情带来的影响仍在各领域蔓延,疫情红利的褪去也给部分曾经疫情受益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2023年是全国大力开展医疗反腐的一年。国家持续发布了一系列医疗反腐的政策动态,健全完善新时代纠风工作体系,整治行业重点领域的不正之风,强化医保基金监督管理,深入治理医疗领域乱象,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系统治理净化行业生态,医疗行业迎来更加公正、透明、健康发展的局面。
2023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一年。医保、医疗与医药三医联动取得系列成就,医保目录调整持续推进,集采与支付方式改革联动,医药领域综合监管全面加强。国家支持药品研发创新,积极探索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的数据,从工业增加值来看,2023年1-9月,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6%(2023年1-9月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与2022年全年的-1.5%相比,降幅继续扩大;按月份来看,上半年相比1-3月是收窄的,但1-9月相比上半年有所扩大。从规模以上企业营收总额来看,2023年1-9月,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585.3 亿元,同比下降3.7%;实现利润总额3048.3亿元,同比下降18%;但与疫情前2019年1-9月相比还是有所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3%和3.8%。
总体来看,医药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有很多。去年同期,疫情防控相关产品销售基数较高,防控形势变化后相关产品大幅下滑,对行业总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投资放缓,海外产能转移,国际需求不振,国内出口下降,医改步入深水区,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政策的持续实施,市场高端供给不足与低端供给过剩,消费观念改变等因素,都是影响2023年行业总量下行的重要原因,预计这些因素也将持续影响今后一段时期行业的发展。
2023年医药工业增加值继续下行,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下行态势。疫情褪去后,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行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医药企业仍在加快转型升级,产业链也将进一步重构。“十四五”时期也是医药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期,调整好姿态才能更好的迎接新时代的新挑战。从细分行业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的数据,2023年1-9月份,中药是唯一营收利润均正增长的领域,增速分别为17.7%和20.0%,化学原料药、生物制品、卫生材料与医药用品、医疗仪器设备与器械的营收与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药用辅料与包装材料、制药专用设备的营收增长为正、但利润增长为负。
从出口情况来看,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出现小幅增长,增幅为3.63%,西药类和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分别下降了23.42%和31.49%。
从企业业绩表现来看,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1-3季度,我国上市公司营收和利润前十的企业基本保持了稳健增长,但从所有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超5成的上市企业业绩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75家亏损;工信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9月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亏损数量和亏损总额均在加大。
医药行业各子行业增速冰火两重天,中药行业独领风骚,多数品类出口规模下降,企业经营分化严重,亏损企业增多。在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医药行业和市场结构分化趋势将持续。2023年医疗健康领域融资规模大幅度下降,上市药企市值跌幅惊人。从年初开始截至12月29日,A股502家医药保健公司总市值比年初跌去约5700亿元;港股220家医药保健公司跌去了超过6000亿元。康希诺、沃森生物、众生药业等位列A股上市公司跌幅排行榜前十,其中康希诺市值跌幅最大,达54.02%。港股上市公司跌幅前十企业的市值跌幅均超过60%,其中开拓药业跌幅最大,达84.26%。A股中市值跌幅前十中出现了一些初代Biotech,港股跌幅前十的制药公司中有9家18A企业(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上市公司)。
同时,医疗健康融资总额减少。截至2023年底,2023年医药健康领域融资规模合计 532.24 亿元,相比于2022年的1225.88亿元大幅缩水。科创板上市企业也出现减少,2023年全年成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中,“医药制造业”板块企业只有2家,占科创板所有企业比例不足3%。
在资本市场寒冬的大背景下,仍然有一些创新药赛道成为新的热点或维持热度,例如GLP-1减肥药、ADC、合成生物学、核药等,这些板块仍受到资本的追捧,成为寒冬中的一抹亮色。
资本市场寒冬对投资者和医药企业有双重影响,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对项目的估值水平也在下调。创新药企业开始裁撤产品管线,有的企业放弃了自行进行产品商业化的努力,开始与国内外大型药企分工合作,诸如权益转让、商业化合作、技术转让等形式。未来,各类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变得越来越普遍。2023年5月10日,国家卫健委等十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重点整治医药领域突出的腐败问题。
7月份,国家持续发布了多条医疗反腐的政策动态,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2023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的通知》,召开了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相关会议,并且7月25日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加大了对受贿和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
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重点巡查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3年9月底,全国已有近250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多名省卫健委干部相继投案。
2023年以来,我国医疗反腐处于持续高压状态,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系统治理净化医药行业生态,加强了医药行业的合规性,倒逼企业加强创新,推动药企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国谈方面,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共有121个品种谈判成功,创历史之最,谈判成功率84.6%;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国谈成功品种平均降价61.7%,与2021年并列历次国谈最高,较2022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目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已达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占55%)、中成药1390种(占45%),中药饮片892种。
集采方面,2023年高值耗材集采产品的市场规模约155亿元,其中人工晶体类耗材11个品种65亿元,运动医学类耗材19个品种90亿元。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价70%左右,其中人工晶体类耗材平均降价60%,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39亿元,运动医学类耗材平均降价74%,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67亿元。和此前集采相比,2023年进行的第八批和第九批药品集采在规则方面也进行了多项更新。
近年来,随着集采规则逐渐成熟,国家医保局进一步要求各地区以省及省联盟的形式加速带量采购覆盖,不断扩大纳入品种。集采已是未来药械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方式,药械企业也将逐步顺应大环境,更新和调整产业模式和营销策略。与此同时,对于企业而言,国家医保谈判也在持续释放利好,相关规则也进行了调整,充分体现医保的价值购买以及对医药创新的支持。2023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裁员降薪频繁,创新药企业破产数量又创新高。据统计,2023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至少发生237次裁员,是2022年119次的近2倍,涉及223家药企,超23000名员工。2023年“Biotech死亡名单”已达45家,是2022年的近2倍,创下近十年历史新高。如我国CXO头部企业药明康德2023年中报的企业在职人员数量与2022年年报相比骤降三千人。
寒冬下面临生存压力,跨国药企管理变革动作频繁。辉瑞2023年累计裁员7次,至少涉及2187人,关闭3个工厂,削减5个临床管线,并宣布创建一个新的肿瘤业务部门。美敦力2023财年CEO薪酬与员工中位薪资较上年均减少了14%,并推进国际业务裁员。国内也有不少企业进行了裁员,以缓解企业生存压力。
2023年药企裁员降薪频繁发生反应了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进入一个下行且动荡的发展周期。面对当前的生存压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企业采取的措施是积极自救,通过裁员降薪缓解生存压力和提升管理效率。未来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和战略引领,聚焦优势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2023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金额和交易数量再创新高,全年共发生了近70笔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交易总金额超465亿美元,均达到2020年以来的最高峰。相较之下,License-in交易数量大幅下滑,仅为2022年同期的1/2。本土药企License-out的数量首次超过Lincense-in。
从治疗领域来看,抗肿瘤药交易占比超过80%,此外在慢性病(心血管、代谢)、呼吸系统、免疫、神经系统、抗感染等领域也有交易达成。抗体偶联药物(ADC)是2023年license out交易最多的药物类型,有8笔交易涉及ADC,交易总金额超过180亿美元。BioNTech是达成交易数量最多的企业,先后与映恩生物、普米斯生物、宜联生物、OncoC4(昂科免疫)、道尔生物达成7笔交易。
2023年,中国本土创新已经从量变走向质变,license out的创新高预示着有更多高质量的创新药能够走上国际舞台,体现了国内和国际药企的双向互补,是行业良性发展趋势。
企业出海探索加速,有利于药企开辟新的盈利空间、助推国内国际产业链融合、同时由于出海避免不了与国外企业的合作,诸如研发合作、临床试验合作、商业化合作等,对企业包括质量体系需要满足海外标准、管理体系、研发体系的优化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中国药企海外商业化的推进,稳定的现金流回报和大量的真实世界患者数据,让药企洞见更为真实的临床需求,从而满足更多临床未满足的需求。能够进一步反哺创新研发,加速蜕变,最终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也将进一步助力我国医药产业的升级。2023年8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印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提出支持AI算法、框架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推广应用、国际合作。2023年1-11月,我国AI制药企业融资金额超亿元人民币的企业有12家,披露总金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在政策的支持、资本的加持下,我国已有近百家AI制药公司,至少16家企业将24条药物管线成功推至临床阶段,其中7个产品管线进入临床Ⅱ期以上,进展最快的埃格林医药针对子宫内膜癌的EG-007已推进至临床Ⅲ期。AI药物研发已经进入到快车道。
除了AI药物研发, AI在医药健康产业的应用已经涵盖了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医药零售、诊疗、患者服务,乃至运营管理、风控管理、品牌传播等各个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突破,智慧工厂、智能生产线、智能货架、AI辅助诊断、智慧中台、智能风险评估和预测、AI数字人等AI赋能医药健康领域的应用场景正在全面快速展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及算法、算力的持续突破,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涵盖了医药健康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尤其是AI大模型的持续迭代,AI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2023年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保持高强度,2023年上半年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约1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8%,其中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增长明显,11家企业研发投入超10亿元。与此同时,药品申报数量也在持续增长,2023年上半年CDE共承办新的药品注册申请有8266个(以受理号计,复审除外),相比2022年同期受理量增加了41.32%。
创新药上市方面,2023年共有34款国产1类新药获批,数量上较2022年增长156%,也刷新了2021年32款的历史纪录。与此同时,目前还有80款国产1类新药处于上市申请阶段,这些品种有望在未来一两年内在国内批准上市。此外,2023年有超40款中国新药获美国FDA资格认定(统计包括快速通道资格、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孤儿药资格),总数量也创近4年来新高。
中国创新药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成为了全球医药领域的重要力量。可以预见,2024年我国创新药审评审批有望取得更大的成就,而随着药企研发投入加大,创新成果将持续涌现。未来,我国创新药质量和疗效价值会日益凸显,国产创新药整体质量有望得到提高,创新药行业的竞争格局将会逐渐优化。2023年中药行业保持了营收利润的稳步增长,其中中药材领域在涨价潮的带动下表现的更加突出。2023年中药材价格打破以往价格周期性规律,出现反季节大涨,天地中药材综合200指数在2023年8月8日创下历史新高,即使后几个月已经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历史高点。其中猫爪草、紫菀、胖大海、白术涨幅均超过300%,尤其猫爪草涨幅更是达到了567%。
中药材涨价潮,带动了药农获利,同时也给产业链中下游的中药企业带来了成本飙升、业绩承压的挑战,从2023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中药企业整体变现来看,重视药材种植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发展的头部企业整体业绩向好。本次中药材涨价潮为中药企业发展敲响了警钟,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是中药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中医药在治未病、慢性病、疾病预防等方面的价值正在逐步放大,临床疗效将是未来中药市场竞争的核心命题,而中药材的道地性及品质直接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因此,精品道地药材将成为企业必争的优质资源。中药企业向全产业链进行优化升级,向上可以掌控优质资源,同时减少中药材价格巨大波动等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向下,可以增加产品的议价能力。从而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三年疫情防控结束,正常诊疗秩序恢复。2023年下半年以来,各类呼吸道疾病高发,医院日接诊人数明显增多,后疫情时代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医疗反腐进入深水区,医院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加注重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收入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
生物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医疗健康行业进入新阶段。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加速审批、支持创新等方面陆续出台政策,助推我国药械创新提速,2024年将会有更多的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上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持续突破,以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为特征的数字医疗将逐步成为医疗健康领域的新趋势,数字化技术渗透到医疗健康产业的各个环节,AI加速创新赋能,不断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模式变革和效率提升,为医疗健康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AI大模型的持续推出,医疗健康领域的运营效率也将不断改善提升;2024年国家和省级集采范围、覆盖面持续扩大,医药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企业通过不断改善运营效率,降本增效;2024年医疗反腐走向常态化,新一轮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普遍开展,推动医院自查自省,有利于促进医院整体运营效率的不断提高。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医药行业总量同比下行,突如其来的医疗反腐风暴给医疗健康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产业发展迎来深刻变革。但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前景仍旧长期向好,企业创新提速,转型升级加快,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持续提升。预测2024年的发展趋势,我们选择了“回归与复苏”。行业发展回归常态,企业发展回归理性,医疗领域回暖复苏。而随着健康中国加快推进,创新技术不断突破和医疗改革持续深化,医药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可以用三个主题词来概括:即“增长”、“升级”和“分化”。市场复苏,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企业分化,未来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发展潜力将持续释放,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