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上海张江高科园区传来好消息,截至今年2月底,开业不到3年的强生中国旗下开放式创新平台——创新孵化器(JLABS@上海)已吸引70家初创企业先后入驻,迄今,它们共获得超过30亿美元融资或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包括一次IPO、两次收购和43次交易。
70家企业涵盖肿瘤学、神经科学、基因治疗、外科手术、护肤、视力和女性健康等领域。来自中国内地的初创企业最多,达33家。
JLABS@上海是强生全球13家JLABS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在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上,JLABS@上海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技术、设备支持、创业者教育等核心资源。以资金为例,截至目前,JLABS@上海的投资者中心已吸纳包括张江创投在内40家不同风格的风投公司。
强生创新孵化器
开放式创新是相对传统封闭式创新模式而言的一个新的创新范式,由哈佛大学的切萨布鲁夫教授于2003年提出。该理论强调“有目的地让知识流入和流出以加快企业内部创新”,并重点指出外部知识资源对于企业创新过程的重要性。
“‘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上海有一流人才、一流营商环境,与政府、行业伙伴、学术机构以及本土商业合作伙伴等各方共同打造‘开放式创新’的生态体系,将成为强生在新时代的新目标。”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说。
上海是中国内地外资研发中心最聚集的城市,截至2021年12月,已累计认定外资研发中心506家。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了解到,如今,越来越多外资研发中心正从最初自成一体的“孤岛式”创新,转变为以更加开放、合作的心态和形态与本土创新合作。特别是在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生物制药、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除强生,西门子、罗氏、微软、IBM、美敦力等跨国公司也纷纷在沪设立了创新中心或加速器。
微软加速器·上海是微软全球第八个加速器,于2017年1月成立。它每年在大中华区进行两期海选,入选的创业公司将入驻国际化办公空间完成4-6个月的成长加速,并得到导师团的扶植与指导,每个入选团队还将得到价值上百万元的微软Azure云服务资源。
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巨头美敦力与上海临港集团在临港浦江高科技园内共同建设孵化器美敦力创新加速器(MLab),由美敦力的科技创新基金与临港方面共同投资。入驻美敦力医疗创新加速器的新创企业有机会租赁使用实验室设备,获得美敦力中国的专业咨询服务,部分项目还可能赢得美敦力中国基金的股权风险投资。
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美敦力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早期研发方面的支持,美敦力还会选择优质项目,提供临床试验、上市注册等方面的辅导,并给出创新产品的生产制造解决方案,同时开放美敦力自有的临床培训中心。
2021年,投资逾2亿元人民币的罗氏中国加速器在浦东张江启动,入驻的初创企业可获得公司从早期研发到后期商业化的全链条本土化资源支持,包括场地、科学技术指导、商业战略指导、运营支持等,从而让更多的创新想法从早期顺利向前推进。
2021年第四届进博会前夕,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它既是西门子医疗全球四大创新中心之一,也是西门子医疗全球首家对外开放式的联合创新平台。“上海创新中心将与本土初创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在先进诊疗技术、医疗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智能医疗器械三大领域展开合作。”西门子医疗亚太区总裁陶琳说。
2021年第四届进博会前夕,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正式启用。
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兴起,催生上海出台更优质的政策制度供给。
2020年12月1日起,《上海市鼓励设立和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的规定》施行,在原有“外资研发中心”的认定标准上,增加了“全球研发中心”和“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两个“升级版”,后者如能达到“总收入不低于200万美元”“有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研发场所”“签约入驻的研发创新项目不低于10个”“有协同创新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国际专家指导,具备国际化的技术、人才等资源”,便可获得认定,并能享受到跨境研发通关、跨境金融服务、人才引进和培养、出入境和停居留、培训补贴与住房保障等方面一系列优惠措施。
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会长黄峰认为,新增“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的认定标准,能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带动境内外中小企业和团队创新创业。据悉,“十四五”时期,上海已把“鼓励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推动外资研发中心更深嵌入上海“五型经济”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中去的一项重要举措,后续相关举措还会陆续出台。